欢迎访问南充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简体中文·繁体中文
  • 网站首页
  • |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 依申请公开
  • |
  • 国资监管
  • |
  • 国企党建
    • ·领导班子
    • ·党群工作
    • ·领导讲话
    • ·人事任免
  • |
  • 纪检监察
    • ·警示教育
  • |
  • 时政要闻
  • |
  • 监管企业
  • |
  • 法治政府建设
    • ·政策文件及解读
  • |
  • 政务服务
  • |
  • 根治欠薪
今天是
    ·唱响新时代的青春之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习近平主持会议 ·习近平: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 ·南充市方志馆正式开馆
栏目导航
国资研究 科室子站 中介机构备选库名单 市属国企信息 中,省,外地驻市企业信息 他山之石 国务院,省国资动态
推荐新闻
  • ·南充交投:党建引领促业
  • ·光明日报:立破并举,加
  • ·新华社:新发展格局下畅
  • ·四川商投集团管理运营四
  • ·省国资委主任冯文生赴省
  • ·唱响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 ·南充交投:公司荣获南充
  • ·南充水投集团:提高思想
  • ·南充水投集团:强我国防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栏目 > 国资研究 > 正文
人民网:央企创新绿色金融实践 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作者:人民网 点击量:16398 更新时间:2022/1/18 11:15:09

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发展绿色金融是重要一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央企积极参与绿色金融创新实践,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截至2021年底,国能基金公司旗下的国能绿色低碳发展投资基金完成首批33.7万千瓦光伏项目投放,项目投资额2.7亿元,其中湖北宜城、河南林州等合计20.4万千瓦顺利完成首次并网发电,标志着国能低碳基金首批新能源项目投资顺利落地。

据了解,国能基金公司在新能源项目投资过程中首次采用“投贷联动”业务模式,发挥融资租赁、商业保理及商业银行等内外部机构的融融协同优势,加快推动绿色发展。

除了国能基金公司,2021年12月,国电投清洁能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联合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发起设立了规模为95亿元、投向75个清洁能源项目的电投清能一期碳中和股权投资基金,预计装机容量达到372.8万千瓦;中节能衡准科技服务(北京)有限公司助力全球首单基于中欧共同分类目录的绿色债券发行,募集资金主要支持可再生能源及清洁交通项目;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委托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作为绿色金融顾问,合作探索设立绿色转型贷款,并经香港品质保证局审核获得认证……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绿色金融发展。2021年12月30日,国资委发布的《关于推进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表示,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国资央企发展全局,加快央企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有力支撑国家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指导意见》明确,积极发展绿色金融,有序推进绿色低碳金融产品和服务开发,拓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保险业务范围,积极探索碳排放权抵押贷款等绿色信贷业务。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低碳产业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发起设立低碳基金,推动绿色低碳产业项目落实。

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此前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人民银行已向有关金融机构发放了第一批碳减排支持工具资金855亿元,支持金融机构已发放符合要求的碳减排贷款1425亿元,共2817家企业,带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876万吨。

业内人士认为,央企在关系国家安全与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同时也是我国碳排放的重点单位,应当在推进国家碳达峰、碳中和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推动央企进一步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过程中,发挥好绿色金融的作用,有利于借助市场化手段持续推进碳减排工作,最终实现央企自身发展与环境生态、社会演化相互融合的可持续发展新局面。

分享到:
  • 上一篇文章: 中国青年报:中国新能源革命三部曲:落后、追赶到努力赶超
  •   
  • 下一篇文章: 经济日报:专业化整合将成央企改革重点
  • 主办单位:南充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地址: 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驻春路168号 联系电话:0817—2224295
    传真:0817—2224295 邮编:637000 [网站地图]
    备案号:蜀ICP备2021023080号
    网站标识码:5113000025
    川公网安备51130202000205号